請先啟用javascript

生命.愛心.卓越.創新
LIFE .LOVE.EXCELLENCE.CREATIVITY

首頁 / 衛教園地 / 詳細

急性心肌梗塞 糖尿病人的隱形殺手29 Nov, 2010

主講者:薛仰哲醫師

急性心肌梗塞 糖尿病的隱形殺手

68歲的洪老太太有糖尿病、高血壓及長期洗腎的病史,十多年來靠著注射胰島素來控制糖尿病。這天晚上注射了一劑飯前的胰島素後,老太太一反常日沒有直接吃飯,卻進了浴室洗澡。洗完澡後還來不及穿好衣服,她突然覺得頭昏眼花、全身無力。
不省人事的洪老太太被家人送到急診室,扎針一驗,血糖值赫然只有29mg/dl(正常值應大於70)。急診醫師為其靜脈注射葡萄糖後,老太太才悠悠醒來。詢問之下,她自身並不覺得任何不適,心電圖卻顯示出典型心肌缺氧的變化,抽血檢查更證實她除了低血糖外,同時發生了「急性心肌梗塞」。經心臟科醫師會診,老太太住進加護病房接受觀察;除藥物治療外,老太太接受了「緊急心導管」檢查,以確認心臟冠狀動脈是否阻塞。心導管顯示血管有中度的動脈硬化,幸無嚴重阻塞。經調整藥物並給予低血糖及心肌梗塞衛教後,老太太5天後順利出院。
成大斗六分院心臟血管科薛仰哲醫師指出,長期糖尿病容易造成全身血管膽固醇堆積與硬化,進而衍生各種慢性併發症,包括大血管病變(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、腦中風及周邊動脈疾病);小血管病變(腎衰竭、眼睛視網膜病變、神經病變)。薛仰哲醫師說,積極的血糖控制可減少上述血管病變的發生;然而嚴格的血糖控制也可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機會。低血糖多以神經症狀表現之,輕則手抖心悸,重則意識改變、昏迷不醒。值得注意的是,低血糖也可造成心臟的急性併發症,如心律不整、心絞痛,甚至像洪老太太一樣心肌梗塞。
心肌梗塞是嚴重的心臟疾病,薛仰哲醫師表示,急性期可導致心律不整甚至猝死,慢性期則能造成心衰竭等後遺症,嚴重影響生活機能及品質。典型心肌梗塞會產生胸口悶痛、緊縮感,不適感可能延伸至上臂、肩膀、背後,甚至下巴、牙齒(而被誤認牙痛),以及伴隨冒冷汗、噁心嘔吐、心悸等症狀。糖尿病患者因神經病變、感覺功能失調,不見得有典型的心絞痛症狀,類似洪老太太的無症狀心肌梗塞也時有所聞。因此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之外,尚需配合心電圖、抽血、胸部X光片及心臟超音波等檢查,才能進一步確定診斷。
此外,急性心肌梗塞和低血糖的症狀有部分雷同,而且低血糖亦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發作,兩者都是可能致命的急症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若發生冒冷汗、噁心、嘔吐、心悸、意識改變等症狀,切勿延誤,應盡速送醫急救。
成大斗六分院內科部黃耀毅主任強調,令人猝不及防的急性心肌梗塞,臨床上主要採取抗血小板、抗凝血劑等等藥物治療,加上密切的觀察。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心肌細胞,並改善心肌缺氧問題,避免日後心衰竭等後遺症,緊急的「心導管檢查」合併「氣球擴張術」、「支架置放術」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凡是懷疑或確定為急性心肌梗塞,應盡快轉介至可以提供24小時執行緊急心導管手術的醫院,如成大斗六分院等,患者才能得到即時且完整的照護。
心臟血管團隊補充說明,糖尿病患者平日就應積極、適當控制血糖、膽固醇、血壓及飲食,有吸菸習慣者更應盡快戒菸,以預防心肌梗塞。當發覺心臟有不適感,應提早發現、早期治療,避免急、慢性的心臟併發症。
(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,如有不適或疾病,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,以免貽誤病情,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。)